最新动态当前位置: 首页 - 正文 - 文章正文

第十届读书节征文一等奖选登


发布日期:2014-06-04 点击次数:


我的阅读生活

“所谓梦想,是永不停息的疯狂,收起豪言壮语,隐匿懦弱懒惰。你若真有梦,请用凤凰花瓣夹在通知书里,品着烧仙草,醉给芙蓉湖畔的夜风,把一路的故事,写给夏天的月。。。”这是临近高考时期,不知在哪儿看见的一段。在夏天最炎热的时期,我来到了常信院。

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。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,可怜白发生!”辛先生一跃而起,全副披挂,要把“醉里”“梦里”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。这种陡然下落,戛然而止的哀痛,出人意外却扣人心弦,佳作之上。

谈及我最喜欢的德国哲人尼采,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,他“超人”出世的说法,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一道光耀千年的奇艺彩虹。他的宏大,他的深邃、他的智慧,我深深迷恋其中。之所以发生迷恋,是对一知半解事物的敬畏之心,因为敬畏,所以仰视,因为仰视,所以迷恋。那是怎样一个精神世界,在半梦半醒之前,精神之剑锐利而尖刻,被剑光闪烁到的人,有如伟光浮面,为之一震。

现实与梦想总有距离,尼采的哲学观点鲜明而犀利。但在现实中,他却无法找寻到精神世界的答案,44岁的他精神失常。所以,他是一个矛盾的人。他通过文字给人启迪,却无法让自己释怀。这种极度鲜明敢于批判的精神世界里,可能尼采也无法说服自己,只好任精神自有流荡,直到精神飞出他掌握的限制,于是他就此疯了。

在世界的每个人,我们说的每句话,我们都要照顾他人,考虑他人的感受,所以我们精神世界是为了依附他人而存在。而尼采不同,他狂妄、迷乱、深刻、智慧。他敢在基督教统治的世界里,说出警示狂语:上帝已死。可想而知,这在当时会引起多大的反响。没人敢做的是,尼采敢做,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
查氏的每个观点都值得回味,一句话读过去了,再细细品味,里面的涵义似懂非懂,再读一遍,似有领会。在这深邃的哲学世界里,要想弄得清清楚楚是件不容易的事。如序言所说,读而不求甚解,也是一种乐趣,甚至是一种境界。

1889年1月3日,尼采痛哭着抱住一只被主人虐待的老马昏死过去。几天以后,他被送进精神病院。“只因生命的美学幽灵,所以生命才成为可能。我是在所谓心智健全时写下这些疯狂的想法,但是,现在我却太过于清醒,以至于无法假装它们是真实的。”或许,这就是最美最残酷的真谛。

物流131

学号:1307053134

王秋实